互联网家装飘在“网”上自嗨,面对“家装痛点”却无能为力

2020-07-01
自出世以来,互联网家装便以一副全优生的姿态,通过各种抓人眼球的自我标榜,吸引消费者的关注。然而,在一些互联网家装现场却能够发现,杂物堆砌混乱,诸多施工细节非常粗糙,与承诺中的精工细活大相径庭。如今,曾经在工期长短上彼此较劲、在套餐计价上相互争低的互联网家装,似乎已经过去了那个利用数字来吸睛的阶段,却仍未能停止利用能够想到的招数来展现自己。如无工长化施工、实行线上全程监测、囊括定制套餐等等诸多听起来有益于家装施工的内容,逐渐被填充到互联网家装的服务中。然而,这些飘在“网”上的家装承诺,真的能落在实地吗?真正走访市场后能够发现,一些互联网家装的“病”还没治好。

互联网家装自嗨模式停不下来

“闹”过了短工期低价格的标配特点后,最近不少互联网家装公司纷纷出来亮出自己的新路数。“定制”内容囊括套餐其中,家装变得无所不能;“X99元/平方米”衍生出多个等级,进口主材包、知名品牌主材包、普通主材包一应俱全;“第三方监理”的服务升级成线上直接监控,APP、PC端,不在现场就能监测施工质量;“避免多个中间环节”甚至要取消工长身份,以此避免中间回扣。

花里胡哨的各种说法被互联网家装公司视为自己的亮点,看似成长了的品牌真的是为消费者的便利着想,还是拿着投资人的钱进行了新一轮的概念销售?对于家装这个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生活质量的“产品”来说,一旦选择可能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生活。互联网家装带给消费者的更多是安全感还是失落感,并非几个形式能够决定。

实时监控能否值得信赖存疑

既然是互联网家装,“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少公司的口头禅,不仅是对于设计方案的信息化处理、线下派单的系统化生成,现在更是有不少互联网家装推出了自己的APP,不仅能够实现套餐的挑选、线上的交易,更声称消费者可以在整个家装过程中依托手机实现时时监控。

听起来的确不错,对于忙于工作无法常盯家装现场的消费者来说,能够随时看到家中的施工情况,也能够多一份安心,更可以邀请自己信任的专业人士一同对施工环节进行判断。对于这一过程具体如何操作,一家装公司表示,“有人会在现场进行专门的拍摄,回传到我们的系统,系统再传送给业主。”也有家装公司更是直接将APP展示出来表示“非常方便”。然而,当问询既然是实时监控,那么施工现场是否由公司专门的人来负责相应回馈时,对方却显得有些自相矛盾,“我们的线上监测是免费的,如果需要派人来拍摄工地现场的话肯定是需要相应服务费用的。不然的话消费者找人来拍摄也可以。”

“免费”监测服务除了拍摄可能收费,有业内人士甚至表示,之所以现场照片要回传到系统,系统后台很可能还会对图片进行一些修饰处理,再回传给消费者端,好比实景图与效果图,哪个更值得信赖显而易见。

明明是标准化家装非要说成“定制”

当模式化的套餐形式已经不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又有家装公司变出了新花样儿。“我们可以包下家里的定制家具。”而当进一步询问可否短期完成门窗全额定制时,对方表示可以实现,至于在短时间内怎么完成定制疑问,对方却回答,“我们做的是标准化定制,并不需要重新测量找板材,产品已经有了,样式你可以自己挑。”而在该公司的线上店中,门窗内容赫然囊括在套餐之内,甚至挂出了知名定制品牌的logo,而“被标准化”的定制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恐怕得要开工才能得知了。

事实上,具备定制能力的家装公司越来越多,但其往往具有相应的设计经验、专业的安装和施工经验。而当前大多数新兴互联网家装公司在线上运营,其主材和产品线多是批量化生产合作,定制板材从何而来,是否符合环保等各项标准,在没有实体产品可见的情况下都很难考量。

家装套餐主材包“猫腻”尤多

一直以来,互联网家装能够吸引消费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诱人的性价比。10万元能买到20万元的主材产品是几乎每一个品牌的“基础条件”。不难发现的是,家装公司往往喜欢亮出合作品牌,却不愿亮出合作产品。对于对建材产品没有过多了解的消费者来说,“这么多大牌产品这个价格真划算”的想法并不少见,而事实上,是不是大牌产品就一定贵,家装公司打包后的价格就一定值,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位从事建材行业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几乎没有哪个大牌会拿出自己的高端产品线与互联网家装公司合作的,低价产品多销售量是主流建材产品与一般家装公司普遍存在的合作模式,并且往往更多时候一流的品牌会选择自己的中下等产品给家装公司。所谓的一线主流品牌产品,真实的价格可能还不如一般品牌中优质产品价高。

由此可见,只闻“名声”不见实物并不是判断互联网家装套餐性价比的最佳方式,了解家装中的产品究竟是哪款哪式,什么样的价格比较靠谱,才能得知家装公司究竟是货真价实还是夸夸其词。

家装的“网评”参考性具有局限性

有意思的是,在几个互联网家装平台的旗舰店中,每类套餐下面都会有不少好评,更有品牌下面几乎全部是“赞”。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其实在网上为自己的产品“刷成绩”,似乎早已成为这个行业的一个“潜规则”,甚至有公司会要求员工以刷成绩作为一项硬性工作内容,每个月要刷多少条,分别以什么样的内容形式,都有“明确要求”。同时,装修的结果究竟怎样并非在竣工之后便能得知结果,水电改造、暖气等隐蔽工程的质量都有待时间考量。由此可见,和普通的网购消费不同,家装的“网评”参考性具有局限性。

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互联网家装公司将自己的接单量信息爆炸式地推到消费者面前,以每个月、每年公司的大量接单数值作为好口碑、有实力的证明,事实上,对于一些新兴初步的创业型互联网家装公司来说,巨大的签单量不仅不是所谓实力的佐证,往往还可能由于急于求成但供不应求,导致施工人员周转不开,仓促施工,无法保证每一个项目的施工质量与工期。

延伸阅读

木门市场网售兴起,“互联网+”营销模式持续发酵


不得不承认互联网已经渗入人们的生活,而人们已经离不开电商。可是网购、电商和“互联网+”是同一回事吗?显然,比较低级的市场意识认为是的。又快到了木门市场金九银十销售旺季。目前“互联网+木门”继续发酵,各路木门走网售是最正确的道路,最好省却中间的流通环节,经销商省却昂贵的专卖店租金,把木门的价格降下来,让消费者享受实惠,对厂家的收益又大有好处。这是网络销售的垂直优势,何必冠以“互联网+”这样的噱头?

一、木门市场网售兴起

几年前开始网上购买木门开始兴起。网购的优点毋庸置疑,商品价格相对透明,评价系统也有一定的约束力。当然网购也有缺点,比如销量最大的商家可能是刷单刷出来的,有的商家为了吸引眼球恶意压价,或者图文描述和实物严重不符等等,这些都是网购本身存在的问题。木门也不能例外。但总的来说,网购可以为消费者带来许多便利和欢乐,加上各类专做家居建材销售的网购App互相竞争、打压,消费者常常可以“渔翁得利”,以不高的价钱买到优质的家居产品如如木门,岂不快哉。所以,作为个人消费者,对网购的需求就是便宜和便利。那些卖身份、卖高价的木门本来就不是卖给个人消费者的,非个人消费就是大街小巷存在那么多木门专卖店的理由。

二、企业需正确看待

现在,让网购回归网购就好,千万不要万事万物都冠以“互联网+”。“互联网+”的定义是指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木门企业只是把木门搬到网络上销售,怎么就成为“互联网+”产业了。

目前有不少消费者并不希望把木门产业神化成“互联网+”。对于木门的互联网销售,消费只是看看就好了,更多的消费者还是会前往实体店,也有部分选择网购。而不少木门企业则分不清什么事网购和“互联网+”,更别谈做出的产品是否是真正的互联网。对于木门行业而言,网购是网购,“互联网+”又是“互联网+”,企业需仔细甄别。

互联网家装飞速崛起,或将为智能家居普及和提速的重要“出口”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家居开始迅速崛起。据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发布的最新报告预测,未来五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和服务市场将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到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80亿美元。其中,国内智能家居潜在市场规模约为5.8万亿元。然而,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智能家居公司不在少数,不过真正使用智能家居的用户存量还不够。进入2016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开始呈现增长趋势,智能家居进入普及提速时期,特别是现在的互联网家装行业成为智能家居普及和提速的重要“出口”。

装修新标准和理念不断转变 智能家居成装修行业新亮点

中国的装饰装修行业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转变,从2000年左右精装修概念的兴起,到精装修开始品牌化运营,再到最近几年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兴起,精装修市场已经成为普及到大众消费群体。从当前形势来说,精装修旨在给用户打造一个方便、舒适、艺术化的居住空间,不仅可以实现拎包入住,同时根据用户的个人喜好自定义装修风格和设计居住空间。无论是高端酒店、别墅、高档小区还是普通住宅,精装修都可以实现一站式服务。不过,随着精装修的标准和理念在不断更新,仅仅精装修却无法满足人们对于舒适生活的需求。通过配套智能化产品来提升房屋自身的附加值来吸引购房者,智能家居将成为房地产企业提升楼盘品质的砝码,也成为装修团队提升自身装修的差异化,增加装修新亮点的手段。

智能安防成为用户装修的主要需求点

从用户装修需求考虑,家庭安防成为用户装修的最主要需求点。目前,虽然很多住宅、小区都有较完善的安保配套设施,但是每年发生的入室盗窃、可燃气泄漏爆炸以及火灾事故屡见不鲜。可见安防需求对于目前个人住宅用户来说十分必要。

在智能精装方面,在用户考虑装修的时候把智能安防配套进入用户家庭。智能锁、智能摄像头、门窗磁、可燃气泄漏再搭配烟雾火警探测器,给家庭安全带来全方位的防护。这些设备能够有效保护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体现了智能家居设备的安全性和刚性需求,成为用户选择智能装修的最大增长点。

智能装修让生活质量上升一个新台阶

同时,智能家居的智能照明管理、电器控制、环境调节、家庭娱乐等也带来了一股智能生活新风尚。传统的精装修改变的居家生活的格调,不同装修风格、不同空间设计、颜色搭配,包括用料和居住格局带来的是审美和舒适度上的提升。

智能装修则让生活质量上升了一个新台阶,例如灯光的随心搭配,不同智能化场景的应用,以及提升家庭空气质量,场景的定时和联动等都吸引了消费者的极大兴趣。特别是这几年,正是8090后开始买房和装修的时期,他们张扬、时尚,对智能家居充满了兴趣,更愿意接受和过上智能生活。之前,就有装饰公司与智能家居系统化品牌厂商Wulian(物联传感)牵手合作的例子,通过智能化装修不仅提升了装修的差异化和性价比,而且收到的反馈也比较好,特别受到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绿色、节能与环保成智能家装的内在需求

绿色环保的消费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也为智能装修走进家庭带来了突破口。智能家居与传统家居相比,在绿色、环保方面的理念与用户的居家生活也比较契合。例如环境检测类的设备能够改善家庭空气质量,打造绿色的居住空间。而在环保方面,比如,在家电停止工作之后,自动切断电源,可以做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也可以根据自然光强度的变化调节光源的功率。这些都是节能环保在智能家居中应用的体现,也能够迎合用户的需求。

互联网家装公司崛起,智能装修或将成业务重点

互联网改变了很多行业,同样也改变了传统的家装行业。目前,已经布局智能家居市场的小米、海尔、京东等企业,已经通过合作或成立了互联网装修业务,并且推出了智能装修。还有包括土巴兔、齐家网在内知名的互联网装修公司也已经在考虑智能装修。

近两年,家装行业正在经历着巨变:一方面,受经济放缓和房地产市场的拖累,传统家装公司赖以生存的蛋糕在大幅萎缩;另一方面,新兴的互联网家装平台和新概念不断涌现,试图抢夺过去不被重视、但潜力巨大的低端家装市场。同时,智能装修成为了互联网家装公司业务考虑的重点。互联网公司不仅通过新的运营模式切入装修行业,同时还通过智能化装修带来了新的装饰装修服务和新的智能化生活。

“天猫人民装修”1.0战略重磅出击,引导定义互联网家装未来发展方向


近日,“天猫人民装修”与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初次携手,重磅推出“天猫人民装修”1.0战略,引领家装互联网服务标准升级,定义互联网家装未来发展方向。“天猫人民装修”项目打通了装修基础信息透传、装修任务分配和装修进度的信息链,强化平台对整个服务过程的监管,监督商家将整个服务过程从线下回传到线上。并从三个方面引导家装企业往互联网化的方向发展。

五大家装品牌首批入驻“天猫人民装修”

基于品牌影响力、产品力、销售额、好评率等维度考虑,首批入驻“天猫人民装修”的品牌是实创、百安居、有住、我爱我家网和惠装网。即日起,北京、上海的消费者通过天猫选择五大品牌,可以享受“天猫人民装修”的强有力保障体系。预计到2016年底,“天猫人民装修”会携手超过50家全国性超级家装品牌跑通全国50个以上城市,让更多的消费者享受真正的互联网平台带来的家装服务体验。

正如中装协秘书长张仁所言:“天猫家装作为全球最大的线上电商平台,携手中装协,通过与线下优质品牌的强强联手,从流量、评价、大数据、内容甚至极具代表性物流安装送货服务保障工具‘喵师傅’等方面全方位打造家装行业的基础商业设施,是造福全体家装消费者的事。在这方面,协会会不遗余力全面给予专业、团队及政策层面的支持,通过人民装修,一起建立家装行业的‘透明、保障、快乐、无忧’装修体验。”

针对天猫家装装修行业发展,天猫家装总监冬一表示:“装修行业是天猫家装成长最快、潜力最大而且全渠道品牌生态建设方面发展极为迅猛的板块,2015年增长率接近500%。毫无疑问,装修行业会是整个大家居行业的入口,天猫今年把家装、家居、家纺等板块合并成家装家居行业,就是为了做大整个大家居行业。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如何打破装修行业信息“黑洞”的现状,给消费者提供透明、保障、安心”的装修,通过品牌、平台和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在协会的支持下,‘天猫人民装修’成就整个家装行业的产业梦想。”

装修内容套餐化

家装行业互联网化的蓬勃发展,刺激了传统家装品牌和新型互联网家装品牌的全面角力。人民装修主打“产品化”家装,要求无论是整体家装套餐、半包套餐、主材套餐抑或是设计服务,都必须给到消费者确定性的价格,让消费者能够一眼看明白的价格。天猫家装帮助品牌家装公司把供应链和产品研发的优势放大,通过标准化“套餐”向消费者推出“产品化”的装修服务,所见即所得。

比如百安居的“999环保豪装套餐”,主推简欧、现代、田园、新中式四大风格,一线品牌优质供应链,覆盖80%以上的主流消费者,简单清晰,风格、价格、环保等均极具非常强的确定性,因此一款产品半年销售过万单。类似爱空间的699套餐,“618”热卖过千单;宜和宜美的全屋软装定制“456”套餐,借助自身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柔性化供应链的生产能力,形成的超过80%的门店转化率等等都是产品化清晰定位目标人群后结出的累累硕果。

节点服务透明化

装修是一项消费者全程参与的服务性产品,节点服务的透明化是强化消费者“放心、省心”心智的核心要素。“天猫人民装修”对装修过程消费者关心的关键信息流进行标准化,商家通过“千牛(商家版旺旺)”端将图纸及现场信息等回传到系统,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订单“”、天猫“我的服务”或者“天猫美家”入口等随时查看工地的装修进度,而且由于各种原因,还可以无须到场,进行在线验收。

截止到7月底,北京、上海地区已经有超过2000户的消费者通过“天猫人民装修”享受了“节点透传”的服务。来自上海地区的王小姐,通过天猫选择了我爱我家网的“888”装修套餐,第一次通过互联网选择装修让她的心里也非常忐忑,作为一家外企的行政主管,工作节奏非常紧张,根本没有时间跟进现场的装修服务,但是商家的服务和在线工程节点的及时推送,让她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目前工地已经接近尾声,她几乎都没有去过工地。或许这就是人民装修“透明”给消费者带来的省心价值所在吧!

服务保障无忧化

装修过程的种种扯皮、不负责任是消费者选择家装公司最揪心的事。基于此,“天猫人民装修”1.0版本针对装修过程的四大“痛点”提出“保驾护航”:节点无忧、增项无忧、正品无忧和求助无忧。节点无忧指的是针对装修过程四大节点“开工交底、隐蔽工程验收、中期验收、竣工验收”,消费者可以在线确认工程验收合格,验收也可以不用去现场的,亲。而且对现场的文明施工都提出了相应的标准。增项无忧主要目的是杜绝“恶意”增项,消费者不签字的变更单可以拒绝支付哦。正品无忧指的是平台承诺的假一赔五等在线正品保障措施。求助无忧指的是商家承诺24小时内响应消费者提出的诉求,否则平台会有相应的处罚机制。

在维护消费者权益上,“无忧工程”采用保证金机制,客户投诉可以优先处理或先行赔付。消费者可以8月底在天猫APP首页通过“天猫美家”入口进入“人民装修”页面消费,另外参与“天猫人民装修”的商家商品会打上“无忧工程”标签,在搜索端也会优先露出,方便消费者第一时间找到可以信任的商家和商品。

据悉,“天猫人民装修”在9月底会再次升级2.0版本,增加“售后维修慢必赔”服务,保障用户在装修完毕后遇到的售后维修服务难问题,让我们共同期待!

热投资·冷思考:互联网家装市场下资本并非主力,质量与服务才是发展重心


自去年互联网家装模式全面爆发以来,使原本有些沉闷的装修市场变得异常活跃。传统家装企业、资本市场纷纷转战互联网家装平台。然而,在经历了2015年的市场火热后,互联网家装又遭遇了资本寒冬。据悉,一些过度依赖资本的初创型的小公司在风投变得更加谨慎后很快倒地不起。如今,虽然关于互联网家装的讨论依然火热,但业内人士的看法却更加客观冷静。

互联网家装市场鱼龙混杂 4万亿市场有待挖掘

2015年,与其说资本看上互联网家装,不如说资本看上的是家装行业的4万亿市场。几乎每个面向投资人的创业者,也拿4万亿作为诱饵,让投资人感觉随便在家装市场切分一点就能轻松赢得好几亿的市场。

然而,“纵观整个家装行业近二十年的历史,家装市场非常庞大,但是这么多年家装行业没有出现一家年产值在50亿以上的企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秘书长张仁指出。

家装本身的长链条、属性决定了家装行业目前还是大行业、小企业的模式。东易日盛2015年家装业务营收21.23亿元,净利润0.98亿元,2016年一季度报营业总收入4.07亿,但净利润亏损0.62亿;金螳螂2015年电子商务营收0.27亿元……种种数据可以看出,企业一年运营下来实现几个亿并不轻松。更何况很多互联网家装企业都是2015年新崛起的企业,有些企业诞生于互联网,却与家装行业脱钩,这些企业在2015年资本风潮过去后,基本处于倒闭的状态。

而一些号称有互联网基因也有家装经验的互联网家装,在今年能达到盈亏持平的状态已经算不错的了,他们对于4万亿的家装市场来说,还是极小的一分子,并不能带来所谓的“颠覆”,更多的企业不过是将传统的互联网技术当成了一种营销手段而已。

家装企业细分装修市场 质量与服务仍是发展重点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群体选择利用网络来了解装修。不同于过去传统家装时代的信息不对称,网络帮助消费者解决了传统家装行业中信息不对称、设计不到位、装修材料虚假、工艺工序不正确等各种信息,相对于传统装修年代,消费者了解得更多,关注点也更多。

目前,随着精装房的推广,传统的大的装修企业也转型精装房装修,小企业转向二手房装修市场,二手房甚至成为一些装修公司最重要的业务。有数据显示,2016年新房精装和旧房改造性装修的工程量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16年家装市场整体规模的增长率将在8%左右,达到1.79亿元。但市场的细分、材料品种的繁多依然改变不了装修市场竞争的加剧。

居然之家董事长兼总裁汪林朋曾在首届家居流通大会上宣称,目前中国家居市场面临严重同质化、效率低下体验差、受互联网冲击信心不足三大困境,至少1/3的中小市场会退出市场。这同样也是家装市场面临的困境。

近两年来,互联网家装的发展,让传统家装不得不揭开长久掩盖的面纱,加入到更加透明化的装修流程中。但互联网家装是否能取代传统家装,目前还无法看清。家装的质量和服务是重点,质量代表着产品质量和性价比,这就要求产品供应链的能力。而服务则是整个工程的服务状态,家装不像一个标准化产品,有标准化生产线即可完成。家装的尴尬也在于它并没有标准的生产线,每个工人、每个工程的施工水平都不一样,标准化在家装行业还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

多强势品牌入手互联网家装 但资本并非互联网家装必需品

然而,不管风投动向如何,家装O2O领域已经进入了洗牌期是业内人士共同的观点。在2016年,资本更倾向于一些有实力有品牌的家装公司。互联网领域的领军品牌,也在寻找互联网家装的切入口。腾讯众创空间在2015年5月31日入股了互联网家装企业美家帮;2016年6月,百度糯米与齐家网达成战略合作,共同为用户提供优质的装修、建材等一站式服务;6月26日下午,家装e站董事长、创始人孟德宣布完成A轮融资,融资规模1.5亿。本轮融资由著名VC机构元禾控股领投,携手东鹏、梦天、大卫等产业资本联合投资等等项目,都意味着多强势互联网品牌入手互联网家装,互联网家装的新格局将在这些品牌的插手下重现。

然而,在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秘书长张仁看来,由于行业的地域化、区域化、多元化和个性化等特点,家装不可能一家独大。今年的互联网家装市场不是很热闹,有的风投发现不挣钱就撤了。

可以说,租房、买房、装修这三个词一直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家装行业的稳步发展会给每一个准备装修或未来需要装修的家庭带来影响。而对消费者来说,装修的质量与性价比才是其关注的重点。相应的,对家装企业而言,资本并不是行业发展的主力,内在标准流程的锻造与完善才是家装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有资本可能会为企业增添助力与羽翼,让企业“扶摇直上”;没有资本,很多家装企业也在脚踏实地,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寻找道路。

川派木门发力明显,互联网变大品牌成功招商秘诀!


2016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对于木门企业而言,招商这个重头工作的所剩时间已经不多,那么在木门行业中,上半年到底哪些企业的招商成绩比较突出,行业招商有什么样的变化,招商渠道又有哪些转变呢?综合了大量木门品牌的招商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整理出了2016年上半年木门品牌招商成绩的数据,并进行了大致分析。

川派木门发力明显 木门行业区域化隔阂正在消失

据调查,在川派木门中,顺丽木门和双羽木门在上半年的招商中取得大捷,另外的川派木门招商情况也普遍良好,这也说明了川派木门在不断发力,再也不是偏安一隅小富即安,全国发展的布局已经开始走向幕前。

这种情况将进一步消除木门行业的地域差异化,以前的木门行业相对比较闭塞,南北往来不多,这固然有行业历史遗留问题和产品特性,但也与企业的发展理念有关。如今,川派木门不断发力,也将促使其它地区品牌加快全国市场的渗透,一起将木门行业做强做大,只有蛋糕大了,大家才能都有好的发展前景。

大品牌招商更容易 经销商喜欢服务更全面的企业

除了川派木门招商成绩突出以外,一二线大品牌上半年的招商成绩也全线飘红,欧铂尼整体木门、尚品本色木门、梦天木门等知名品牌招商都达到了预期效果。

这说明木门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正在发挥作用,以前,因为行业的特殊性,经销商找品牌会就近选择,但随着一些木门企业开始南北或者多地建厂,代理商也开始考虑面向全国招商的品牌。所以在如今,品牌才是王道,好的品牌是经销商在市场上努力拼搏的基石。大品牌相对而言,知名度高、服务及产品等体系更加完善,能更好地为经销商解决后顾之忧,但是大品牌招商往往要求的前期投入是比较高的,这方面代理商前期考察品牌时,需要三思而后行!

互联网招商优势凸显 多元化的招商模式时代来临

在招商渠道的选择上,互联网招商渐渐成为木门品牌的重要招商渠道,特别对招商成绩优异的木门品牌,互联网招商渠道的作用尤为明显。精准有效的资源,高速的信息传播,广而全的地域覆盖,互联网招商为木门品牌招商提供了强有力的客户资源,已经成为木门品牌招商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

纵观整个木门行业,企业招商的途径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招商会,扫街等,互联网招商,新媒体推广等逐渐开始显露威力,多元化组合的招商模式往往能发挥“1+1>2”的效果。

总体来看,木门企业上半年招商喜忧参半,有赚的盆满钵满者,也有成绩惨淡者,但是从好的方面来看,木门行业的发展依旧在高速前进,川派木门不断发力,地域差异逐渐消失,品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多元化招商成为日常,木门行业百家争鸣的时代正在逐渐来临!

木门携手互联网,利益增长潜移默化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期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使得各传统行业借助互联网的强大优势,采用互联网思维,搭建专业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实现行业与互联网的有机融合,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木门行业多年来经历了众多行业变革,从木门制作技术上的提升到绿色低碳环保木门的推广,再到环保木门企业营销模式的革新,一路走来以昂扬的姿态不断推陈出新实现行业更好的跨越式发展,于国于民而言是有着非常重大意义的。现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传统行业在互联网“横行”的历史新时期开拓疆土寻求更大发展的巨大“战斗力”。

木门行业在互联网的作用下有了新的面貌,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武器”,衣食住行、投资理财、交往沟通等无一不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业内人表示,近年来环保木门等很多行业中不断涌现出大批依靠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获得更好发展前景的企业,而一些未实现转型仍采用传统营销模式的企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眼看着客户资源被这些与互联网融合转型的企业“拉走”却束手无策而遭受重创。由此,引得更多的企业开始在互联网方面发展自己,以能够立稳脚跟,再谋求发展。在互联网营销模式的指引下,行业必将能够真正实现线上+线下、企业+企业、企业+客户“三位一体”的协调运作,这将对整个行业长足稳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下,木门电商运营如何发展?


电子商务在木门业内才起风云,独立店作为新的经营理念开始风行市场。为何在电商风生水起之时,会产生独立店这与电商“截然不同”的运营理念呢?电子商务属于网络营销,独立店则是实体营销,两者看似毫不相干,但是,实际上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试想,现在电商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答案很明显,是消费者不能进行实体体验,所以,不少木门品牌才会开始尝试开设体验店。木门业内,独立店的经营理念会在短时间内风靡整个行业,又是为什么?主要是因为,企业与卖场、经销商之间存在很多利益重叠的地方,三者长期的拉锯战,不仅消耗了企业的生命力,还阻碍了企业发展进程。若能够自立门户,则不需要与他人分羹,略过中间环节更能帮助企业洞察市场、紧跟市场的步伐。

现阶段,企业开办的体验店大多也是开在卖场之内,然而,体验店不比实体店,大多消费者前来是为了确认网上物品是否物有所值,体验店的利润绝对低于实体店,但在卖场所需要的费用却和实体店一致,到头来,只是为卖场“打工”。所以,木门企业能够拥有独立的体验店才是利己的事。

由此看来,独立店作为新的运营理念能在短时间内风靡就不难理解了。随着信息化的进一步加深,电商是木门企业运营的主要趋势,而且,在不远的未来电商必将替代实体营销,成为木门行业经济的支柱,所以,独立店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独立店的诞生完全是电商的推波助澜,并且,独立店还会因电商的发展成为大型木门企业占领市场优势地位的重要砝码。

木门企业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成功转型?


如今,互联网思维已经是一个被过度使用的词,然而作为实体企业的木门企业如何利用电商来为自己服务,仍然是一大难点。之所以难,是因为木门企业被“互联网思维”搞蒙了,因为说到底谁也无法准确定义这个思维,这个思维本身就是一条正在摸索的道路,所有的即得经验都是个体化的存在,都缺乏普遍性。那么我们到底要怎样看待互联网思维呢?其实归根结底,互联网思维也跳不出传统思维中那些已经是真理的真理。只要遵循好这些真理,木门企业一定会抓住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关键,找到互联网时代的破局之道。

没有用户,就没有客户。用户少了,客户就没了。

专注做门,不是只盯着产品,而是专注用户思维。做好木门产品,就要了解消费者需求。

互联网时代,用户思维绝对是企业的必修课之一。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一定不能一上来就想着怎么去赚钱,互联网思维不是一个简单的赚钱工具,没有正确的规划,最后也只是名义上打着互联网的旗号,而实际上还是在传统思维上走老路。

能在木门行业站住脚跟,企业多多少少都得有点实力,有些企业为什么一直默默无闻没有作为?说白了还是自己不敢做。有的企业想要做好品牌,做专卖店,做消费者口碑,但都停留在嘴上。想做之前,永远问自己能行吗?做了会有效果吗?不去做怎么知道能不能行!不做更不可能有效果,品牌也好,经营也好,都是折腾出来的。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